close

  
  29年前歌謠字帖重現當年客家風俗
  羊城晚報訊 記者單輝強攝影報道:近日,東莞厚街新圍一村民在整理物品的時候發現了1985年的一份學生字帖,字帖以歌謠的形式詳細記載了東莞厚街客家人的傳統節日文化。
  21日,羊城晚報記者在新圍村李勝年家中,見到這份保存完好的字帖,字帖寫的是繁體正楷字,雖然過了20多年,仍然可以辨認:“正月是新年,燒香奉祖先,門前掛利市,紙炮響連天,鮮花堂上插,家家貼對聯,相見祝福話,恭喜人財先,大人派利市,小孩多積錢,過年高興事,古例好難免,村村舞獅子,鑼鼓鬧震天,人人穿新衣,孩子跳蹦蹦,劏鵝又殺鴨,快樂過新年,成年到老人,講究茶和煙,米橙瓮打瓮,硬餅食不完,家家忙請客,親友來拜年……”
  歌謠分26句52行,從年初一開始,把一年中的每一個節日詮釋得清清楚楚,記者發現,厚街客家風俗和厚街非客家人的風俗有區別也有相同之處。
  說起客家風俗,李勝年說,歌謠裡面說的貼春聯、派利是,講究茶和煙,這些都和厚街本土人過春節沒什麼兩樣,過年每戶客家人的餐桌上必有鵝。
  李勝年表示,過年吃鵝顯示家境富裕,豐衣足食,一些家裡實在沒鵝的窮人家只好用鴨來代替。說起吃鵝,還有故事,據老一輩客家人說,客家人經過了幾次大遷徙,由於在遷徙途中雞鴨不好養,而鵝個頭大,生長速度快,耐飢少病,沒有飼料時還可用青草喂養,非常適合遷徙時帶在身邊。因此昔日客家人家家戶戶都養有鵝。
  “燒鵝是客家人過年的一道主菜,製作過程也很複雜,一般在大年三十的早上就要開始忙著劏鵝。”李勝年回憶到,劏完鵝後在河裡用水洗乾凈,回家弔乾水分,剩下就是燒鵝了,燒鵝的製作非常費工夫,先在鵝肚里放入香料,有金針、紅棗、南乳、五香粉、醬油、香菇等,再縫合鵝肚皮,然後從鵝頸吹氣將鵝肚皮吹大,用竹枝縫好,先用水煮熟,待佐料的味道全滲進鵝肉裡面去,再下油鍋炸成金黃色。鵝肉的新鮮可口需要功夫,經驗比較老練的人只需用一個筷子捅進肉里就能分辨出來,炸好的鵝經斬件可以上桌食用,皮脆肉香,鮮嫩可口。編輯: 鄔嘉宏  (原標題:29年前歌謠字帖重現當年客家風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l54plkt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